•  +025-5212 1206
  •  15150671867

对话 丹尼尔●里勃斯金

2019-8-28 9:28:06

  多数由丹尼尔●里勃斯金设计的重要建筑皆被认为是将伤痛情绪转换为建筑的作品,因这些建筑物都代表近代人类历史上受创最大的两次事件:犹太人大屠杀和911恐怖份子对纽约双子塔的攻击事件。

      综观柏林犹太博物馆、丹麦哥本哈根犹太博物馆、加拿大多伦多犹太战争军人纪念碑、英国曼彻斯特帝国战争博物馆、纽约世贸中心重建项目等案例,里勃斯金蓄意创造了挑战物理定律的解构派建筑观,将那些文字中的诗意赋予在了建筑空间中。匈牙利评论家Laszlo F.Foldenyi曾写道:“虽然这些建筑似乎会随所处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然它们却是完美也具有同质性的,并会在所处的环境中抓住所有人的目光。它们都自成一个世界,与一些神圣的意义有关。

      日前,他因为出席‘ 建设宜居和可持续亚洲城市”论坛来到上海。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他却并不像他的作品那样感性而诗意,他个子不高,方脸,有棱有角,满头银发,  戴着副具有未来感的厚框眼镜,操着标准的美式英语,语速极快,反应灵敏,20分钟的演讲时间内,将新加坡的吉宝湾住宅、意大利的米¥公园计划、韩国的新城项目以及纽约世贸中心重建项目仔细而清晰地介绍了-遍。

      如今,与其他建筑师一样,里勃斯金也开始了多元化尝试,尤其是超高层的大体量建筑。除了世贸中心的重建计划外,他手上的项目一个比一个大,而形态上也更为“ 国际化”。这种转变对那些处于事业巅峰的国际建筑大师们是不可避免的,但许多人都会疑惑,里勃斯金是否会因此放弃曾经存在于他建筑中的令人着迷的情感诉求。对此,里勃斯金认为超高层项目也应该符合当地的传统与文化,并融入当地的生活中,他说:“对当地人来说,每一个城市都是世界的中心,所以我们无论在哪里做项目,都必须倾听人们的声音,仔细观察他们,去爱上这个城市。

ID您原本手风琴造诣颇高,为什么放弃音乐而改行去做建筑呢?
DL是音乐引导我走上建筑道路。其实建筑是另一种形式的音乐。它如音乐一样想要平衡,音乐是耳朵的艺术,而建筑是眼睛的艺术。我并没有放弃音乐啊,我通过建筑来延续音乐。

ID很多评论家都认为,您是当代极少数能给自己的作品打上一条可识别“烙印”的建筑师中的一个,那些尖锐、角形的金属碎片和反重力的墙体这样的表现方式也被认为是“ 里勃斯金建筑风格”,这类设计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DL这有点难以解释,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且也意味着必须与世界潮流接轨。当然也须了解一些建筑机能上的问题,但我认为要创造-些与音乐、社会有关的设计,这才是建筑。

ID那建筑对你而言更像是种表达方式吗?
DL情感不属于个人,而属于整个世界。个人灵光乍现的灵感和现实世界的情感间还是存有差异。现实并非只有智能活动而已,举例来说,我们听音乐时并不会就把音符加上去。因为当我们听音乐时,所感受到的是音乐带给我们心灵的力量。所以,建筑只是一种感知,但也有理智的层次可以是数学,也可以是几何的层次,这些都含括在建筑之内。建筑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这也是种超越硬件、材料的沟通方式,超越了构成建筑的物理实体。

ID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是您设计生涯中非常重要的项目,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可以介绍一下您的创作意图吗?

DL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是非常特别的一一个作品,因为它是关于屠杀的,它带领我们回到那样一个特殊时期,那样一个改变了德国的时期。建筑物可以用于交流,它们总是在诉说着一个个故事,是我用了另一种方式去讲一个故事。其实建筑就是一个故事的讲述,通过建筑我想要打动人们,我并不想通过信息的传达来达到目的,而是希望给大家一种充满希望的感觉。悲剧总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给他们以希望。就像战后年轻的德国人最终还是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并且现在用这样的经历来教育下一代。

ID那您是如何将这种抽象的情感转换成建筑形式的呢?
DL建筑须以自己的方式来传达意念,例如光线和比例等等,而非只和“人”这个单一对象做联接,因为建筑本身就代表着一个故事。 当然,每栋建筑都在述说着一个故事,即使不说话的建筑,也在告诉我们它们“无言以对”的情境。

ID谈谈纽约世贸中心重建项目吧。
DL我记得非常清楚,9-11 那天我在柏林办公室上班,犹太人博物馆即将开放。我刚想不要再做和历史有关的项目。然而,9-11 让我知道历史是不可捉摸、深不可测的,这悲剧性的一天改变了纽约也改变了全世界,它连接着过去和未来。后来,我参加了竞标,当时的任务书上是希望方案能够纪念这一天, 而我认为新项目必须将这个悲剧性的一天与纽约这个城市联系起来,这是与未来的联系。因为"9.11”不仅袭击了美国人,当时遇难者来自90多个国家,这个袭击是对纽约这个开放城市的袭击。而我们必须在60公顷的土地上满足大量的基础设施与文化设施的需求,所以我们不仅要在人们去世的地方建造纪念性建筑,也要对地块进行开发。

ID我知道现在的规划是在原址上构建5栋高楼,由南至北,-栋高过一栋,呈螺旋形环立,犹如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最高的那一栋“自由塔”有1776英尺(约541m),建成后,“自由塔”将成为全美国最高的建筑。这样的超高层建筑与纪念的联系在哪里?

DL 1776 正是象征着美国通过《独立宣言〉的1776年,这对当地人有着很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纽约人的生活方式就是摩天大楼的生活方式,我们并不应该因为纪念罹难者而改变纽约人的生活方式,所以我的方案是令这里仍然是原来的样子,人们也不应该每次到这里都非常恐惧。我的方案中保证了公共区域足够大的面积,这里都有很好的日光与灯光,不会给人们紧迫感。而在这个项目中,水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它具有治愈伤痛的功效,它将成为这座建筑的标志性元素,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安静的一角;还有就是灰浆墙,这在整个项目中也非常重要。我们要对公众开放这里,且成为纽约人生活的一部分,我不想让人们在这里看到纽约是如何被毁坏的,而是看到纽约正在如何被建设。

ID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进展吧。

      DL我上周刚刚去过世贸中心工地,很庆幸现在一切步入正常。目前有4000名工人在工地,下周会达到1万人,他们会24小时不停地工作。由于私人投资者重新参与,明年可以确定纪念馆、博物馆、车站以及由日本设计师设计的4号楼可以竣工。

ID中国在这几年连续发生两次大地震。目前,重建工作也正在进行,对究竟建立怎样的地震纪念馆的争论一直非常激烈。对此,你有什么建议吗?

DL如果想治愈创伤,就必须面对它。如果刻意遗忘的话,创伤是永远不会好的。其实,建筑是很好的载体,他能够让人与建筑进行面对面的冲击,起到治愈的效果。

ID您有很多纪念馆题材的博物馆作品,能介绍下,能够治愈伤痛建筑的特点吗?

DL我觉得每个能够抚慰人们情感的建筑都是独特的,不能被复制的。这些建筑对人的情绪肯定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首先不能隐藏自己的悲伤,而是应该和自己的情感阴影交流,和周边环境、天空和光交流。另外,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建筑应该富有灵魂,能够联接人心。这不是在建筑的范畴了,应该是更深层的情感方面的关联。

      ID新加坡的别墅项目不同于您以往的风格,您是否希望建筑与周边发生联系,而不是你一贯的建筑与历史发生联系?

      DL这是我想要创造的另一个很重大的项目,我想要试图发明一种新的形式 去结合当地的元素。每个人都想要亲近自然,每个人在自己的空间里都是独一无二的,你站在一个空间里 思考自己的独特。其实这些促使我的住宅项目在都市内去设计,所以我想要设计一种新 的方式让人们步行,从儿时起我们的记忆总是在这里。每个国家地区都有特殊的文化,都是独无的,我想要创造个新的周边的环境, 给人们特别的空间感受,比如剧院之类的,就是人们非常享受的公共空间。

ID前些年,您的作品通常以博物馆项目为主,您用尖锐、角形的金属碎片和反重力的墙体,用违反常规来传达着-种显而易见的刺激情绪,而在现在,如新加坡、米兰和韩国等的这些超大型项目中,您是如何将建筑的情感与当地的文化植入其中呢?
DL每一个城市对生活在其中的市民来说都是世界的中心。每个地方都不是一一个抽象的地方概念,它和当地的人,以及不断发展的历史发生着关联。我的每个作品都非常不同,你不能重复自己,关键是要倾听来自这个城市的秘密之音。

ID您对于生活经历对建筑经验的影响非常看重,并反复强调建筑是一种生活中的冒险,这是您一贯的设计思路?
DL生活不易,建筑告诉我们未来一定会好的,给人们一些乐观的想法。在我看来,任何事情都是可能发生的,我们看世界要像小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一样。人总是比机器更强大和聪明的。我做建筑是为满足需求,而不是凭个人喜好,我认为建筑师不应该决定需求,而是要反映实际需求。

ID您在2008年出版的个人回忆录中,把建筑和生活都比喻成冒险,在您印象中,在建筑设计上冒险的事有哪些?
DL我在建筑上尝试改变过去的一种想法。比如瑞士的那个购物中心,传统的理念就是让人们买东西,但是我认为购物中心应该也是一个文化的体验中心,无关商业,而是强调文化的重要性。他们的体验并不只在购物,而是让他们觉得很开心地看到那些物质世界。因此我总是用不同的理念想法去设计。我觉得最重要的总是人,建筑应该关注人。再比如说世贸中心的项目,把它不和过去联系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想让它面对希望,面向未来。我不只是重建世贸中心,而是要为整个纽约设计,我要平衡过去和未来。我并不想单纯地建设所谓的什么最高的大楼,而是一个关注人类的建筑。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通过建设纪念塔,来纪念过去。

ID您在2004的香港城市大学的一个项目结束后,曾在2008年的一个建筑论坛里劝建筑师来华要三思?
DL不,这不是我说的,有人曲解我的意思,中国的改变很快,中国是个很重要的地方。我的想法是,城市对于人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任何城市设计,公众参与都是很重要的。建筑是个讲伦理的工作,应该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我所指的,是那些把自己方案强加给中国当地政府的建筑师。他们应该放在一个伦理纬度中思考,什么是适合当地的建筑,而不是顺应自己的喜好。

 

    《室内设计师》是南京泰瑞广告转载更新。南京泰瑞广告是以设计提升品牌价值的一家公司,简单来说,一个企业(或品牌)从创始开始,南京泰瑞广告可以提供企业(或品牌)的LOGO(VIS)、企业文化、再至企业办公环境等一条龙式策划、设计、制作执行;企业(或品牌)经营过程中,南京泰瑞广告提供企业(或品牌)对外形象整体策划设计,如企业画册、产品包装、产品画册、商业活动策划推广、新媒体(微信、网站)等设计制作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