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笔墨问题
“我认为‘笔墨’是不可分开一个中国画专用词。一千多年前谢赫在‘六法论’中就把‘骨法用笔’提到很重要的地位,中国画的笔墨具有独立的形式美和欣赏价值,人们欣赏古代书法珍品就是欣赏其形式美。人们欣赏元倪云林的画也决不是从看风景的角度来赞美,只有从笔墨艺术性的角度才能理:解倪云林其‘胸中逸气’是如何藉笔墨倾诉的。他那带有强烈个性的笔墨表现他那高芳野逸格趣,而不拘泥物象的表面形态,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爱好艺术和高度欣赏艺术的能力,中国画的笔墨如传统戏曲的唱腔,越唱越复杂,笔墨在历代画家的创造和积累下,越来越丰富,成为很值得继承和借鉴的传统。元朝赵孟频把元以前那些公式化、没有感情的笔墨否定了,大力提倡‘抒情达性’的笔墨,这是了不起的革命。我认为中国画笔墨发展有二个走向,一个是向广度发展,在中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问题上全面追求,另一个是向深度发展,画家毕生花功夫追求笔墨奥妙,攀登笔墨高峰,这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也是有重大贡献的,清代王原祁就是向笔墨深度追求的画家。今人多以石涛、朱耷来否定‘四王’,这是一种以广度画家贬低深度画家的偏见。我认为石涛与王原祁是清代中国画坛两座高峰。”
新通(摘美 国王季迁《中国画的笔墨问题》曼研讨会发言记录)
一
现代的人类社 会已进入以宇宙 飞船登月为标志的向太空迈进的时代。当前的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科技理论在宏观和微观方面都取得很大进展。在先进的交通工具面前,地球显得越来越小了。在当今社会中,作为人类精神创造之一的艺术,该向何处去呢?这成为当代艺术家共同关心和迫于思索的课题。艺术的未来学为人们提供种种对艺术未来的推测,出现了形形式式的主张和理论,如“全球意识”论、,“民族文化取消”论以及艺术的“国际化”“现代化”等等问题。这些理论有其一定论据: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交通的迅速,大大缩短了国与国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的距离。各个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非常密切和频繁。尤其是文化艺术的交流、融合,必然模糊了国家、民族、地域甚至个人风格的特色。于是有人推想,这种“全球意识”支配下将出现所谓“世界文化”,所以有的文艺家提出“今日的社会是交流的,相同的东西愈来愈多,不必强调个别的差异性。”在所谓的“世界文化”面前,文化艺术中的民族性将在这种“国际化”中消声匿迹。人们就会联系到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画的命运上,中国画的命运如何呢?此时,有人提出“把中国画当传统保留画种”。也有人说:“东西方文化互为渗透,中国画与西洋画的界限已经不存在了。”有人指出“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日的时候”...时.代和艺术迫使从事中国画事业的人思考,陷入苦恼和彷徨之中,艺术之路该怎么走迫使中国画家选择。我参加了香港的《当代中国绘画研讨会》,听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画学者和著名画家的发言,从中得到启发,产生了一些想法。如马来西亚艺术学院院长锺正山介绍“南洋风的中国画”,他指出南洋地区处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汇合点,尤其是新加坡,更是欧亚交通枢钮,这地区人种复杂,语言种类繁多,文化形态多姿多彩,回教文化,印度文化、中华文化以及西方现代文化都在此地交汇,宗教信仰更是五花八门。在这种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各种文化形态相互交错、相互影响下,“华裔文化至今还能自强不息,相应的源自中国的“中国画’亦能发扬光大”而且由于沟通西方艺术、溶汇当地各民族的风俗习尚、发扬现代科学精神、反映本邦大众的呼声,配合当地教育和表现当地热带情调的复杂因素下,一群闽、广中国画家经半世纪的探索和努力,终于诞生了“南洋风中国画”。这个事实使我深信地球上的每个地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潜存着自身,有别于其他地区、国家、民族的发展规律,在这种规律支配下产生的艺术必然带有独特民族和地区特色,“因文艺是 由各民族之性情智慧,结合时地之生活而创成者、非来自偶然。”(潘天寿语)当代民族文化艺术应有“时代气息”的追求,!也就是时代性、现代感的问题;而不应有所谓“现代化”问题。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意味着先进科技成果迅速代替已经落后的科学技术,存在着更新换代的替代关系。而艺术领域中,历代伟大艺术家创造的艺术珍品並不会因为社会、科技的现代化而失去耀眼的光辉,马克思曾肯定古希腊艺术的“永久的魅力”,并说:“它们何以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历史.上任何时代产生的,具有真正艺术价值的民族艺术,在现在和将来的时代里,都经得起各种浪潮的冲击,更经得起无情历史的筛选,它的艺术光辉永远照射着今日艺坛。毕加索、梵高在艺术探索过程中都从具有原始风格的非洲艺术中吸取丰富的营养。越富有地方性、民族性的艺术品,越能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越具有世界意义的理论並没有过时。我们必须持积极态度去对待艺术民族性问题,取民族性的精华、弃民族性中的糟粕。同时对本民族文化相异的文化要敢于吸收,以此作为丰富、发展中华民族特色的营养。现在我们要创造与先进时代同步、与世界对话的中国画,不要为所谓“国际化”“现代化”口号所迷惑,更没有必要摒弃、削弱中国绘画独具的民族特色。现代化的科技促使文化交流频繁。艺术信息传递迅速,更加有利艺术家的才华和思维驰骋,有利于更新艺术观念和变革艺术风格,从而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个人风格的作品。“南洋风中国画”“香港和台湾特色的水墨画”出现雄辩说明中国画在当代一日千里的科技现代化进程中,在频繁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中並不会寿终正寝,而是向(多维、多向、多因素、多层次)多元化发展。七十年前,康有为批评中国画“衰弊极矣!”“枯笔如草、味同嚼蜡”的中国绘画极衰颓时代里中国画並没有死亡。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民族危机深重的时刻,中国画也没有死亡。喜看今日中国画大树在本土繁荣茂盛,分枝漫及环球,生机勃勃结出累累硕果。岂能同“穷途末日”有丝毫相关? !
二
“绘画要呼吸”(赵无极语) 就是说艺术在信息时代里,必须广泛地、频繁地交流,促使艺术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艺术家相聚、切磋艺道、取长补短,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更新观念,对艺术发展有深远意义。回顾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每当艺术大师们有机会聚集一堂,进行艺术研讨交流活动,便可能产生“神来之笔”,在人类艺术史上发出异彩。这是历史给我们有益的启迪。例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一群文人雅士在会稽兰亭春游集会。饮酒吟诗,王羲之即席作《兰亭序》,文章情景交融,书法千古绝笔,成为文坛美谈。法国“沙龙”(文人集会客厅)和“沙龙”画展都大大推动法国美术的发展。香港中文大学举办《当代中国绘画研讨会》邀请世界各地中国画家携带佳作,云集香港,尤其是海峡两岸的中国画家,由于历史原因,长期阻隔,相互陌生。此次首聚一堂,切磋艺术、对发展同根中国画,更有深远意义。海外的中国画家长期生活在现代绘画之中,他们在不同国家背景和创作环境中、创作出的作品各有不同风格和面貌,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受西方现代创作意念和表现形式的影响,也可以看出他们如何融合和吸收不同传统的外来艺术的经验,这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使我们避免盲目的重复和无谓的试探。使我们从更多的角度来认识和欣赏世界各国华商中国画家的艺术作品,彻底改变过去封闭政策的那种“老死不相往来”的人为隔阂以及用狭隘审美标准去怀疑和否定他们的作品的不王确态度。当代中国绘画研讨会和展览使世界范围的中国画家有机会相互接触,研讨中国画艺术、举行联合画展,真可称是当代中国画坛的感事和创举,也是发展当代中国画艺术的良好途径。
三
今天的世界处在一个信息极端发达的时代。新的时代必然引出美的思潮的变易的信息。西方的现代艺术如此活跃、如此丰富多彩也是信息的赐予。我们要创立与先进时代同步、与世界对话的中国画,这种中国画既有时代气息,又具有强烈民族特色和为世界观赏者所能理解的艺术语言的特征。世界各地中国画家时时都有新的作品问世,需要及时交流。此中艺术信息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按照信息科学的概念,艺术信息也可分为源信息,信道和宿信息三个环节。源信息就是存在的艺术品本身固有的信息(画家和作品的情况)、信道是源信息到达接受艺术信息者的传播媒介和途径、宿信息是接受艺术信息者所接受到的艺术信息一一内容和形式。信道是传播艺术的重要环节,中国画信息的信道依靠举办展览会、印刷出版画册、报刊介绍、电视录象播映、研讨会交流等等。为加速中国画多元化发展,加强信道传递是不容忽视的。
来当前中国画虽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西方观众对中国画的认识和欣赏的面还是不大。赵无极先生说:“西方人对中国画知道得很少”,安德烈●马宋也说过,西方人们一-提到东方艺术,言必称日本,而不知有中国,“之 所以人们不提中国,是因为我们对中国绘画了解太少、太少,甚至在今日。”这种现象应该引起中国文化部门的重视、加强信道传播中国画艺术信息,在国外多举办中国画展览、出版精美画册和利用外文报刊以及电视录像向全世界宣传介绍中国绘画的特征和艺术价值。同时多多举办类似香港中文大学主办世界性当代中国绘画研讨会和展览的活动,这无疑是一种艺术信息大交流、大传播的好方式。
四
“我们必须有民族自尊和自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应该善用若大的文化资产去投资....我们应该一方面放眼世界,一方面回顾五千年的文化宝藏,使传统复生,使它光耀世界。”马来西亚画家锺正山在研讨会上讲了这段话,强调中国画家必须具有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这在当前具有特殊意义。请再听研讨会上另一位先生的发言吧:“日 本在向西方宣传东方艺术时处处以东方文化艺术的唯一代表自居,茶道、书道都从中国传去,他们只字不提。这种宣传使西方人心目中,一提东方艺术,言必称日本,而不知有中国。十亿人口的民族岂能容忍这种现象吗? !我们不要让西方人一谈及中国文化只想到唐宋文化。祖宗的伟大不等于我们的伟大。当代的中国画必须迅速向前发展,为中华民族争气。虽然过去也有向前进步,但总是走两步退一步。我们应该要鼓励走快一点的画家,才能使中国艺术走在世界艺术前列。”我又联想到台北一-位画家曾说:“对于散处在海内外的广大中国画家来说,“中国’应该是一个。”这些讲话表露出炎黄子孙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一腔热血,一 片忠心。中国画家自觉省察到担起发扬中国民族绘画那沉重的使命感和崇高的历史感。我们抨击拥古成风,陈陈相因、墨守成规的中国画保守派;提倡给人耳目一新的创新思潮。但反对那种把民族传统说得一无是处、置于死地的虚无主义的所谓“创新”,也反对那种跟着洋人后面爬,拾人牙慧的所谓“创新”。旅居海外和港澳台中国画家对弘扬中国画艺术的赤胆忠心,鞭策我们去开创新中国画的黄金时代。老年、中年、青年和港、澳、台以及海外的中国画家们携起手来,为振兴中华、振兴中国画而努力吧!
初稿一九八六年五月十五日于香港二稿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八日于南京
《美术论文集》是南京泰瑞广告转载更新。南京泰瑞广告是以设计提升品牌价值的一家公司,简单来说,一个企业(或品牌)从创始开始,南京泰瑞广告可以提供企业(或品牌)的LOGO(VIS)、企业文化、再至企业办公环境等一条龙式策划、设计、制作执行;企业(或品牌)经营过程中,南京泰瑞广告提供企业(或品牌)对外形象整体策划设计,如企业画册、产品包装、产品画册、商业活动策划推广、新媒体(微信、网站)等设计制作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