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5-5212 1206
  •  15150671867

观念更新和大趋势

2019-6-26 9:23:13

      观念,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不息地流动,在流动中获得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对于许多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  如果我们不停留在旧经验上,而是克服思维的懒惰和惯性,从更多的方面和更新的角度去思考,常常会有前人所不曾有的发现。

      对于中国画的讨论,已经突破了许多年只在笔墨传统上继承或创新的争论,而进入了观念的讨论。老年人和青年人的争论往往是不在一个层次上讲话,都讲要“新”,一个说的是技法,而另一个说的是观念,说来说去说不到一- 处。而观念的更新已经不是设想且已成为现实,扩展与更新我们原有的艺术观念,对于创立当代的中国绘画无疑是个重要前提。
      中国绘画,原本是胸怀博大的,它可以吸收外来艺术之长,可以容纳健陀罗艺术,可以容纳“凹凸法”,可是到了明清,却越来越保守。有高度艺术成就的文人画,失去了最初的那种不为理、法所束缚,由偏重“说明”,转向偏重感觉,努力表达自己心境的创造精神,而日渐程式化。所谓“六要六长”、所谓“三病”、“十二忌” ,一方面把前人实践出的美学经验推向至极,一方面又成为后人的戒律,对用笔用墨、章法构 图都有极严格的规范,加之对师承的过分强调,每“一构一石,如在腕下”(董其昌语)在画家的个人创造与传统规范的关系这个问题上强调的是对传统范式的全面揣摹和临习功夫,最后“集而大成”。画家的艺术是否成功并不取决于画家本人的纯个人因素,而是在传统范式的形式符号中的选择,你学米点,我学李成,反正有范式可依。文人画的早期的严肃性逐渐消失了。以八大和石涛为代表的那种忧国忧民的苍茫正气、超然大度的高蹈胸怀,渐渐地为土大夫们的笔墨游戏、孤芳自赏所取代。加之董其昌的“崇南贬北”,自囿于一种固定的审美圈子里,对绘画手段作了某些规定,如要求从逸、从简、从墨、从淡,所谓“逸笔草草”,所谓“其妙贵淡”等等,都大大缩小了中国画的审美范围,而对工笔、界画,乃至色彩都采取了藐视态度。对传统技法的强调超过对“师造化”的强调,致使绘画与客观理性和社会生活日益疏远。结果便导致了当今中国画日趋纤巧、柔弱和矫饰之风的盛行。当然,我们并不否认近几百年中那些继承传统功力深厚的大家,他们以终生的努力拉开了与同辈人的距离。但若与传统的高峰相比,则逊色一筹。画山水的要仰望宋、元,画花鸟的力追陈白阳和徐青藤,画人物的要在李公麟和梁楷之下。笔墨经过干锤百炼的“四王”也只是食前人残羹。

      即使是对形式的继承,中国画也明显地跨入了式微期,所谓溶“诗书画印”于一炉在今日已成为一其无生命的躯壳。今日醉心于文人画者,没有谁的诗能与苏东坡相比,即使比被董其昌降一格的唐寅,也相去万里之遥。艺术上的高峰是历史的陈迹,尽可以陈列在那里,就象唐诗的辉煌、宋词的灿烂,不必让今人去依样画葫芦,而应该去创造更新的高峰。

      自士 传统的精髓本应是创造,可是自明清以来,保守思想始终占上风,石涛的大声疾呼,并没有挽救中国画的衰落,倒是引来更多的人拜倒在石涛脚下,食他的残羹。这种“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的传统,左右了中国画坛数百年,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看看文人画所依附的传统哲学,便可见答案。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道、释三种哲学思想互相渗化,历代都有一大批知识分子惶惶不可终日地求官拜职,奔走忙碌,主张务实济世,在艺术上强调“明劝戒、助人伦”,这便是儒家哲学。而当官不成便心灰意冷,转而为“道”,还有些看破红尘的人,常希望得到自我解脱,正好便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一道家哲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定产物的文人画,受道家哲学影响极大,尤其是南宋以后,有较高诗文修养的“土人”作画,写写胸中逸气,借画发点牢骚,文人画便成为最好的形式。文人画所依附的老庄哲学和禅宗思想主张“清静无为”,“天人合一”,势必造成压抑创造,磨灭个性和封闭保守的观念。“不为祸始,不为福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安于现状,反对改革,循规蹈矩,排斥创新。中国古代文明中的那种轩昂博达,堂堂正气的进取精神、冒险精神、批评精神被长期以来的老庄哲学和禅宗思想摧残殆尽,人们宁肯维持现状,求得自我解脱而不愿设想进步以求变革的惰性在中国文人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历来的艺术革新家都被称为“疯子”、“痴"、“怪”,何苦还去创造呢?直到今天,在我们的许多知识分子心灵深处还能找到那种消沉、感伤、失望,甚至看破红尘的禅宗思想所留下的阴影。这种思想支配下的绘画观造成艺术上的复古、守旧、停滞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们今天的政治观念和哲学思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文革”以后,中国美术界结束了由于十年动乱造成的“真空状态”,从几乎是零的局面开始起步。在最初几年,作为对多年室息的突破,各种被阻碍着的思潮、流派和表现,如同大堤决口似地-拥而入,令人目不暇接。当那-阵冲击过后,绘画又进入了“反思”阶段,富有思想和实干精神的一批中青年,在画风上追求内在、深刻,在理论研究上要求打破陈腐的学术空气,努力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讲解、诠释具体绘画技巧为主的方法,开始从科学、哲学、社会学、美学、心理学乃至经济学等多种角度、多种层次上来研究美术这一艺术现象,并着重在认识和方法论方面为美术创作提供指导和给养,这是富有时代意义的变化。归纳当今中青年一代的探索和艺术主张,便是要建立起“现代中国绘画”的新体系,让中国绘画向多元化发展。例如,画种的突破就将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人们不一定非当画种的奴隶,材料工具的变化将带来新的制作方法,人们习惯了的画种可以面貌大变或拓宽范围,其实,这也不是始自今人,画史载唐时王洽“乘醉作画,脚蹴手抹”,张僧繇“以发沾墨涂之”,宋代狂僧择仁也“尝于酒家以拭盘中画墨松”。明代沈灏“轮廓布皴之后,绡背烘漫以显气韵沈郁,令不易测”,后来不都被承认为中国画了吗?

      党的文艺方针是“百花齐放”。可是多年来,许多人对百花齐放不适应。往往对习以为常的大路货畅开绿灯,而对新的探索和尝试进行挑剔和责难。长期以来极左思潮的影响,使人们常把一些有个性特点的艺术作品视为异端。穿衣戴帽本是些属个人审美趣味的小事,但常常被斥之为“奇装异服”,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硬拉在一起,影响所及,使人们对新奇的东西产生一种似乎是出自本能的躲避或抗拒心理。这样的空气,怎么会有多样化的艺术可谈呢?

      艺术也需要生态平衡,在贯彻“双百方针”时,不仅要支持继承发展型的艺术创造,更要注意保护独立开拓型的艺术创造。各种艺术尽可以并行不悖。你喜爱传统的文人画,不妨保留着你的偏好,有人致力于中西混交,那也无妨。“全部 拿来”亦未尝不可。有人说,这两年的中国画坛,把国外几十年来的把戏又重演了一下,从实践的观点看,又有什么不行呢?能在中国这块土地里生存就留下,不能生存就淘汰,它必然会给画家们带来新的思考。艺术的规律是不会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出

      当前我国画坛的形势,总的说来是百花齐放、千帆竞发之势,那种禁锢束缚、闭目塞听的状况正基本消除。各地涌现出的一大批年轻作者为主体的创作群体,形成了明确的创作势头。可以预测,新趋势的形成不以纯形式的发展为终结,它将导致艺术观念的不断突破,它将与时代同步,与时代的时空观念同步。新的创作趋势在形式,上将继续向愈加抽象或愈加具象这两极多样翻新,与建国三十多年来的一般的写实方法拉开较大距离。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民族艺术的新阶段即将到来的前夜。所以,我们的注意力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种形式的量的重复和增多,而应当关心那种陌生品种的初次培养和引进。一时观众的赞同与否往往不是衡量艺术品优劣的唯一标准,检验艺术的标准是历史进程中的实践。任何一点有美学价值的新探索,都应予以保护,给一席之地,只要它不违反四项基本原则,就应该视它为一朵“花”,在宣传、收藏、研究时不要轻易漏掉。而作为有开拓精神的一代新人,也需要有长期寂寞耕耘的思想准备,需要有无视他人的嘲讽与压抑的勇气,直至赢得历史的承认。

      这样,中国当代绘画便会正常地步入历史的轨道,并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

    《美术论文集》是南京泰瑞广告转载更新。南京泰瑞广告是以设计提升品牌价值的一家公司,简单来说,一个企业(或品牌)从创始开始,南京泰瑞广告可以提供企业(或品牌)的LOGO(VIS)、企业文化、再至企业办公环境等一条龙式策划、设计、制作执行;企业(或品牌)经营过程中,南京泰瑞广告提供企业(或品牌)对外形象整体策划设计,如企业画册、产品包装、产品画册、商业活动策划推广、新媒体(微信、网站)等设计制作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