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源于我国,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约公元3世纪时期,随着纸和墨的出现,印章亦流行起来。4世纪时( 东晋),道教徒把印章放大,以印制文字稍多的符咒。这实际上是一种以 盖章的方式印刷文字的方法。与此同时,石碑拓印也在发展,把印章和拓印结合起来,再把印章扩大成一个版面,蘸好墨,仿照拓印,把纸铺到版上印刷,即为雕版印刷。
至辽夏金元时期,由于少数民族对汉族文化的渴求以及需要的增多、对本民族文字的创立与继承以及宗教信仰及教义推广传播的需要等,印刷术逐渐发展至高潮。同时,由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商业以及为其服务的商业美术设计也逐渐发展起来。
辽代印 刷设计
契丹族建立的辽国,于公元10世纪达到鼎盛。他们重视佛教,大量吸收中原文化,除大量印刷佛经外,也印刷儒家经典、各类史书、诗集及各种工具书。辽代印刷业最发达的是燕京(北京)、范阳(涿洲) 以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在当时的燕京有多间民间作坊,说明当时北京的印刷业已经十分兴盛。辽代的大型印刷品为《契丹藏》(《辽藏》)卷轴装(图8-28),5000余卷。而在山西应县木塔中,还发现几件印刷敷彩佛画,为印刷黑白底纹后,再用手工涂彩而成。
辽代活字印刷术已形成两个产生过程完全不同的体系:-一个是雕刻法,一个模铸法,都分别向更轻便更迅捷更易制的方向发展。石活字应是活字印刷术的源头,石活字直接源于印章,是受印章刻制的启发而产生。后期由于泥活字、木活字的加人,极大地推动了契丹印刷业的发展,到圣宗统和初年,五京内基本都有了专业从事印刷事务的书店、铺子、作坊等,各大寺庙也都有了自己印刷佛经佛书的作坊。这时的木活字各种字号齐备,各种佛像、世俗人物插图版都镂刻得精细人微,显示了契丹活字印刷术已进人成熟繁盛阶段。
金代印刷设计
金代对印刷十分重视,设国子监,主管书籍的印刷。据载,金国子监所印的书有六经、《十七史》等书三十余种。金民间印刷业,遍及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北方广泛地区,尤以平阳一带最为兴盛。黑水城出土的《四美人图》即来自平阳著名印刷作坊姬家(图8-29)。平阳民间印刷的《金藏》,工程巨大,历30多年才刻印完成,共七千余卷,现存4000多卷。这证明当时平阳一带集中了- -批精良的刻版工匠。
女真族与汉族、契丹族一样信奉佛教,各地寺院藏有印本佛经图,有的寺院自行筹资印经。最著名的是公元1148至1173年在河东天宁寺(今山西运城西南)所刻印的金版《大藏经》,收佛典6900余卷,作卷轴装。公元1933年此金版藏经于山西赵城广胜寺被发现,又称《赵城藏》。
西夏印刷设计
西夏建国以后,开始刻印书藉,而且印量很大。政府机构中,设有纸工院和刻印司等,可见西夏政府很重视印刷。
西夏印刷品中佛经数量最大(图8-31 ),非宗教著作中有字书、儒家典籍、历史书、政治书、兵书和历书等,有西夏文,也有汉文。既有木刻本,还有12至13世纪的木活字本和泥活字本,如1991年宁夏发现的西夏文木活字本《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和1989年甘肃武威出土的西夏文泥活字本《维摩诘所说经》等。
西夏书籍装帧形式多样,有折页装、蝴蝶装、册页装、梵夹装;从书籍栏目分有单栏版、双栏版;从文字上分有西夏文版、汉文版;从图片上分有大型图片、有文字插图版;在插图版中,有上图下文版、有经文空白处补尾花版;有整块木字版,也有木活字、泥活字版。名目繁多的雕版,反映出西夏印刷业的繁荣。
元代印刷设计
元代出现了套色印刷和铜版印刷,在一张纸上印出不同颜色,比欧洲早117年。1340年,印刷的《金刚经注》采用朱色和黑色两种颜色,此外元代钞票和佛像还开始采用铜板印刷技术(图8-32)。
元代书籍装帧设计也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配书名和插图的扉页设计一-元代至治年间( 1321--1327 )福建建安虞氏刻印了《新全相三国志平话》书名页,是中国古代书籍设计中配有书名和插图的扉页设计,使得书籍设计更加完整,比西方书籍设计早了近200年。
元代商业发达,《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世界各国的商品都能够在集市上找到,波斯、印度的香料、宝石、珍珠都能够找到。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商业美术的发展,史料记载:当时大都的商业区在大内以北城市中心。钟鼓楼和羊角市-带,这里的街市划分、店铺招牌、商号招幌、匾牌徽号以及商品展示数量众多,设计精美。商业美术作为促销手段之-一,对于元代商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设计史纲》是南京泰瑞广告转载更新。南京泰瑞广告是以设计提升品牌价值的一家公司,简单来说,一个企业(或品牌)从创始开始,南京泰瑞广告可以提供企业(或品牌)的LOGO(VIS)、企业文化、再至企业办公环境等一条龙式策划、设计、制作执行;企业(或品牌)经营过程中,南京泰瑞广告提供企业(或品牌)对外形象整体策划设计,如企业画册、产品包装、产品画册、商业活动策划推广、新媒体(微信、网站)等设计制作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