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夏、金、元时期,因注重与汉族的文化学习、交流与融合,瓷器作为艺术设计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种类渐渐进人少数民族的视野。统治者常常通过对瓷器烧造技术的掌握、对高品质瓷器的拥有等行为,来表现其统治的正统性与贵族性。另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出现了符合其民族特点、适应其生活环境与方式的瓷器器型。这些瓷器都具有非常强的实用功能。
辽代陶瓷设计
辽代由以游牧和渔猎为生的契丹族所建立,早先多用皮革或金属制作生活器具,很少用陶器。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国家后,他们学习汉族的制陶技术,并在与宋的战争中,俘获了许多汉族制陶工人,于是辽代的制陶业才逐步发展起来。在其统治过程中,民族融合使得在辽代有大量汉族I艺作品由两朱输人,辽国在吞并了北宋大量土地之后,原来宋朝土地上也会生产具有辽风格的产品。而随着民族融合的加剧,文化交流的频繁,契丹民族风格逐渐消退,汉族风格占据主流,因此,带有游牧民族风格的器物出现主要集中在辽中期之前。
辽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仿宋定窑瓷系的,除此,还具有它自己浓厚的民族艺术风格,造型别致,独具特色。辽代瓷器主要有两类:一类来自北来,如定窑的白瓷,越窑的青瓷、景德镇的影青瓷等;另一类是在辽地磁窑烧造的瓷器,如内蒙古巴林左旗的上京窑(官窑)、南山窑、白英格勒窑,赤峰的缸瓦窑,辽阳的江官电窑,山西大同的青瓷村窑,北京门头沟的龙泉务窑等。而辽瓷的造型则可分为中原式和契丹式两种,中原式仿造中原的风格烧造,有碗、盘、杯、碟、盂、盒、壶、瓶等,契丹式则仿造本族习惯使用的皮制、木制等容器样式烧造,器类有瓶、壶、盘、碟,造型独具一格。赤峰缸瓦窑村窑是一处目前所知辽代最大的古瓷窑遗址,可生产白釉、单釉和三彩釉瓷以及宫廷所用的官窑器物。
辽代瓷器的生产和使用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白釉的流行一几乎占了所有辽瓷产量的一半,今天发现的白瓷残片数量很大(图8-5)。所有瓷窑都烧造白瓷,这与草原民族尚白有很大的关系。二是符合游牧民族使用的器型的流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鸡腿瓶、凤首瓶、长颈瓶等。根据考古,从墓室壁画中发现这类器物多由奴隶背负,器物表面内凹的位置是为便于绑缚而设计的。而这样的设计也便于出行携带或者骑马使用。
(1)皮囊壶
辽代最具特点的瓷器。皮囊壶(图8- 6)是辽代的生活用品,也是使用者身份的象征。
皮囊壶又被称为鸡冠壶、马镫壶等,这类壶模仿了游牧民族的皮制容器,如皮条、皮绳、皮扣,甚至模仿针脚。模仿印痕是对其原始形态和材质的提示,认为形态的逼真模仿同时也意味了原有功能的被复制,甚至认为模仿的逼真与否关系到产品的功能。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皮囊壶的高度大都在25厘米-35厘米之间,其造型为扁体,直身、下部丰满、壶两面随形起线,如缝合皮革的痕迹,口部-端有直立的短流,中间凹下,另一端翘起与流口平齐,形似驼峰,两侧有圆孔,可系绳提拿。壶身可分为有孔式和提梁式。有孔式有扁身单孔、扁身双孔;提梁式分为扁身环梁、圆身环梁、矮身横梁。有孔和提梁在形态上有着明显区别:有孔皮囊壶模仿皮革缝制的痕迹; 如在内蒙古翁牛特旗广德公乡辽墓出土的双猴绿釉鸡冠壶和龙首绿釉鸡冠壶就是仿契丹族皮囊容器的模式,即在壶体侧边作出仿皮革缝制的痕迹,此类壶是契丹民族特有的生活器。而环梁皮囊壶则模仿了皮绳或多角方形皮环,壶身有模仿皮条、皮扣装饰。
按照材质划分,皮囊壶可分为瓷质、陶质、金银质、木质等类型,而以瓷质、陶质为主。瓷质皮囊壶有许多是白釉的,一个原因是北方少数民族多尚白,契丹族有“青牛白马”的古老传说,这种好尚影响到契丹族生活的各方面;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受定窑影响,定窑精美的白瓷极受契丹人的喜爱。
辽代皮囊壶的功能特点在于:壶身曲度与马身曲度相吻合,紧贴马身而取得稳定。皮囊较软,盛水后自然呈现上小下大的造型。皮囊壶开口在最高点,壶口向上,液体不易洒出;双孔可以固定器皿,-孔可以系壶盖锁链。造型富有自下而上的动势,扁与圆、直与曲造就了雄壮、粗犷的民族风格。
随着契丹族与汉民族的融合,汉族生活方式渐人辽,汉族家具也为契丹人所使用,因而后来的皮囊壶出现了圈足用以能够在矮形的家具上放置。
(2)摩羯灯
辽代的灯具基本上承接宋代灯具的样式,大多以陶瓷灯具为主。摩羯灯(18-7)就是辽代瓷器中的特殊制品,因其形似印度神话中的摩羯鱼而得名。契丹民族善于利用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智慧运用于生活设计之中,创造出新型的设计。这种设计之巧妙还表现在,它将器物造型与实用功能相结合,形成完整的便于生活使用的艺术设计。摩羯灯即是这样一款借鉴了汉族设计技术和印度宗教文化的工艺产品。
摩羯灯是根据省油灯的原理而制造的,其造型和功能处理得非常巧妙:形似飞鱼,上颚翻卷,尾巴高翘如舟,既在后部形成把手,又在底部形成适合于灯檠的曲线;旁出双翅,圈足平底,双翘羽毛层层相叠,刻画细密;身躯鳞片排列,尾翅四周饰以小圆珠纹,全器如一条出水游鱼, 舒鳍展翼腾空飞起,整个造型显得异常生动。摩羯灯通体施淡青釉。腹内隔成前后两室,前室盛油点灯,后室注水降温,可减少蒸发性油耗。
这种摩羯灯不仅在造型艺术上融合了中外文化,而且在灯的构造上采用了当时相当先进的省油灯结构,是辽代最具特色的陶瓷灯具。它在东北、内蒙古地区使用也相当普遍,反映了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
(3)盘口长颈瓶
盘口长颈瓶是辽瓷中典型的器型之一(图8-8)。 这种式样可以看出和唐瓷、宋瓷有传统的联系。器呈浅盘口,细长颈,溜肩,敛腹,底足外展。同样这种器身,肩、腹饰贯耳者,称为“盘口穿带耳背壶”; 肩侧有注流者,称为“盘口长颈注壶”。 装饰方法有素面黑陶压光、白釉、黑釉、褐釉、黄釉、绿袖等釉色或刻花。有的器底划有“官”字款。这也是典型的辽代宫廷或贵族所使用的器型之一。
( 4)鸡腿坛
又称鸡腿瓶,辽、金时期陶瓷典型器之一(图8-9)。这是辽瓷中又一较为特殊的样式,- . 直流行到金代。它体型细长、小口、瓶口外卷、溜肩、腹部修长形如鸡腿,故名。粗壮者又称“象腿瓶”。适于装酒,并易于发酵;也可置于帐中少占空间,并适合抱取。多以黑褐釉或茶叶末釉为装饰。有的于腹部刻契丹人物。北方地区辽、金墓葬中常有出土,辽代壁画中有契丹人背负细长鸡腿坛的画面,说明此类器m多为游牧民族所用。
(5)三彩盘、三彩瓶
三彩盘是辽代喜用的一种陶瓷器具,有作方形、有作海棠形。它是一种低温釉,先将胎素烧,再挂釉烧成(图8-10)。印花是辽代瓷盘的主要装饰方法,纹饰一般为凸起的阳纹,题材以花卉较为常见,如牡丹、莲花、菊花,亦有印水波游鱼、飞凤、蝴蝶等纹饰者。
其他如有扁提壶、凤首壶,也都是辽瓷中常见的品种。凤首壶的式样,显然是仿唐式演变而来。而其中设计最精彩的要属鱼形壶(图8-11)。另外,三彩瓶也是风靡于辽代的陶瓷器型。因色彩华丽、器型方便实用而著称。
《中国设计史纲》是南京泰瑞广告转载更新。南京泰瑞广告是以设计提升品牌价值的一家公司,简单来说,一个企业(或品牌)从创始开始,南京泰瑞广告可以提供企业(或品牌)的LOGO(VIS)、企业文化、再至企业办公环境等一条龙式策划、设计、制作执行;企业(或品牌)经营过程中,南京泰瑞广告提供企业(或品牌)对外形象整体策划设计,如企业画册、产品包装、产品画册、商业活动策划推广、新媒体(微信、网站)等设计制作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