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5-5212 1206
  •  1515067186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寺建筑

2019-3-14 11:18:44

   佛教建筑,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建筑类型。佛教的传人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使得佛教建筑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到南北朝时达到了鼎盛。梁武帝时,建康佛寺达五百多所,僧尼十万多人,地方各郡县也都建有佛寺。在《洛阳伽蓝记》中记载,北魏时期洛阳已有1300余座佛教寺院。

      北魏时期,佛寺以洛阳永宁寺为最大,该寺修建于公元516年,于公元534年毁于大火。按《洛阳伽蓝记》所记:“中间置塔,四面有门,塔后为佛殿。”经发掘证实,永宁寺平面呈长方形,周长一千余米,寺院中心有塔基,还有许多陶塑、石雕及建筑构件出土,其平面布局与文献记载相- 致。永宁寺的主体建筑有塔、殿、廊院、僧房,寺院有明显的中轴线,塔在寺院核心处,塔北建有佛殿,形如宫城中的太极殿。

      初期的佛寺布局仍以模仿印度佛寺为主,以塔为寺院中主要建筑物,置于佛寺中央,而佛殿为辅,置于塔后。而北魏时期,有许多佛寺是由贵族官僚的邸宅改建的,即“舍宅为寺”,就是把前丁改为大殿,后堂改为讲堂,一般这 -类寺院不建塔。如北魏宣武帝所立景明寺也来取了这种建筑形式。《 洛阳伽蓝记》载:“复殿重房,交疏对雷,青台紫阁,浮道相通...房檐之外,皆是山池。松竹兰芷,垂列阶墀。”佛寺也因此进步中国化,中国传统的庭院式木架建筑应用于佛寺,同时私家园林的格局也成为寺院的一部分。这些佛寺也成为市民游览活动的场所。这在<洛阳伽蓝记》中有较详细的记载。

      佛塔,是埋藏舍利并供佛徒礼拜而用的。佛塔又名浮图,源于印度语“宰堵婆”,本意为坟墓,作为佛教建筑物,用来埋葬佛陀或佛徒的骨骸、舍利,初期在印度为半球状。佛塔传到中国后,塔身缩小,并与东汉时期的多层木结构楼阁相结合,于是形成了中国式的木塔建筑。永宁寺塔是当时一座著名的木塔,塔基为方形,共九层。依《洛阳伽蓝记》载:这座塔高9层,平面为正方形,每面9间,开3门6窗。门漆成朱红色,门扉上有金环铺首及5行金钉,共5400枚钉。塔顶的刹上有金宝瓶,宝瓶下置金盘11重,四周悬挂金铎。这种样式为许多名塔所用,陕西扶风的法门寺塔,早期也是这一样式。

      南北朝时,木塔建筑盛极一时,但均无保留至今的。除木塔以外,此时还出现了石塔和砖塔,北魏时建造的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图5- -30),可以被视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砖石塔与楼阁式木塔不同,它采取密檐式,仅作为礼拜的对象,而不供登临游眺。嵩岳寺砖塔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 ,塔身为12边形,高41米,底层直径约10.6米,内部空间直径约5米,壁体厚2.5米。除了塔刹部分用石雕外,其余各部皆用灰黄色的砖砌成。塔身中部用挑出的砖叠涩,将塔身划分为上下两段。上 段塔身的角上砌有角柱,柱下还有莲瓣形柱础。塔身以上用叠涩做成15层密接的塔檐,每层檐之间只有短短的一段塔身,显得极为紧密。塔内为直通顶部的空筒,由贯通上下两段的门进人塔内上眺,有高耸、静秘之感。塔顶的刹是一一个小型的印度式率堵婆,以壮硕的覆莲、仰莲承受相轮。全塔通体涂成白色,整体轮廓秀丽,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代表性作品。

      除上述两种塔以外,从壁画和石刻中得知,当时还出现了“单层塔”(图5-31 )。单层塔多是作为僧人的墓塔,也为砖石结构。平面有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或者圆形,规模较小,高度一般在3-4米。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异军突起,不但抑制了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的发展,并且与传统儒学相抗衡。佛寺遍布全国各地。日本人伊东忠太在上个世纪30年代所著的《中国建筑史》中就统计出当时的196座重要佛寺建筑,书中列举的就有四十余处”。除此以外,从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亦可推想佛教建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繁荣。

     石窟建筑

      在山崖上开凿出来的洞窟型佛寺即为石窟寺。在汉代,中国已掌握了开凿岩洞的技术,佛教传入后,石窟寺的建造迅速传播开来。已知最早的石窟寺是在新疆库车附近的克孜尔石窟,其次是甘肃敦煌莫高窟( 创于公元366年),其后西北、中原、西南一带各地的石窟相继出现,著名的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等(图5- 32)。

      石窟中规模最大的佛像由皇室、贵族或官僚出资修建。窟外往往建有木建筑加以保护,例如敦煌石窟。从建筑功能布局来看,石窟可分为三种: -是塔院型,与初期佛寺以塔为中心相同,这种窟在云冈石窟中较多;二是佛殿型,窟中以佛像为主体,相当于一般寺庙中的佛殿,这类石窟较为普遍;三是僧院型,主要供僧众打坐修行之用,窟中置佛像,周围凿小窟若干,每窟供一僧打坐,敦煌第285窟即属此类,但这类石窟较少。此外还有一种小窟,分布在一、二类窟的周围,也属打坐用的禅窟。石窟的壁画、雕刻、前廊和窟檐等,是研究南北朝时期建筑的重要资料。

      中国的石窟寺建筑受印度及西域文化影响较深。如新疆的龟兹类型石窟: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拉千佛洞、森木塞姆千佛洞、克孜尔朵哈千佛洞,以及在吐鲁番的高昌类型石窟,均沿袭印度犍陀罗风格。而中原诸石窟,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太原附近天龙山石窟,河北邯郸响堂山石窟,河南巩县石窟等,则进一步与中国文化传统结合。云冈石窟早期石窟主要模拟草庐形式,平面为椭圆形,顶部为穹窿顶。稍晚一些洞窟多为方形,并有前后室,塔柱或有或无。佛龛逐渐出现屋形龛,与石窟的本来形式发生重大差别。龙门石窟中的魏窟平面多作马蹄形,穹窿顶,窟内佛像与云冈石窟一样,基本都是石雕。

      魏晋南北朝石窟最重要的建筑特色是藻井,以及佛像精美的背光。受犍陀罗艺术的影响,窟中还有一- 些波斯、希腊风格的建筑物,如敦煌莫高窟272窟中央塔柱佛龛中的罗马拉特兰式藻井,石窟寺的内容都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与西域及更远地区文化交流的产物。


    《中国设计史纲》是南京泰瑞广告转载更新。南京泰瑞广告是以设计提升品牌价值的一家公司,简单来说,一个企业(或品牌)从创始开始,南京泰瑞广告可以提供企业(或品牌)的LOGO(VIS)、企业文化、再至企业办公环境等一条龙式策划、设计、制作执行;企业(或品牌)经营过程中,南京泰瑞广告提供企业(或品牌)对外形象整体策划设计,如企业画册、产品包装、产品画册、商业活动策划推广、新媒体(微信、网站)等设计制作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