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陶瓷史上,严格意义上的瓷器出现是青瓷的生产。瓷的呈色,是由釉的成分和烧成温度共同决定的,青瓷的釉料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铁,如在氧化焰中可烧制成黄色,在还原焰中便可烧制成青色。
(1)青瓷的造型
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的发展,逐渐取代了青铜器与漆器在日常生活中与礼仪中的地位。在用途上,包括餐具、饮器、文具、照明用具、溺器以及明器等;从器物种类来看,主要有壶、罐、尊、盘、碗、盆、钵、杯、水盂、熏炉、灯、虎子等。其中,仅壶-类就有盘口壶、扁壶、啜壶、鸡头壶等,而盘口壶与鸡头壶是颇具魏晋南北朝时代特色的器型。
魏晋早期瓷器的造型和装饰基本上是承袭汉代的,较多地吸取了汉代陶器和原始陶器、铜器以及漆器的形式和图案。当然也有一些变化,例如盘口壶的盘口加大,腹部由椭圆形的深腹变为矮胖的造型。
在器型风格的变化上,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三国及西晋时期,器型常呈现饱满浑圆的特征,而进人东晋及南朝时期,便出现了魏晋时期典型的清秀修长的造型。随着这种器型被拉长的趋势,原有的罐也逐渐朝向瓶的造型演各 进。早期的饱满端庄也演进为晚期的灵动
修长,遂与魏晋时期在绘画、造像上的秀骨清像之风相一致。此外,魏晋南北朝在器型上亦多见对动物造型的摹仿。底都较小,上腹大, 这一时期的造型在使用上不是十分方便,倾倒起来比较吃力,至东晋后盘口加宽颈部加长,壶腹部也更修长,重心相对向下,使用起来也更方便。
鸡头壶(图5-2),也称天鸡壶,是极具时代特色的一种壶式,在造型上应为盘口壶的进一步发展。在盘口壶的基础上,鸡头壶在肩部加上一个鸡头装饰(早期的鸡头纯属装饰,另侧还塑出鸡尾,后以壶嘴做成鸡头状),另- -侧装上把手接在盘口上,另外两侧仍保留两系。东晋以后,鸡头拉长,壶身变大。南朝时,器身修长、颈部加高,造型更适合使用。也有由鸡头壶衍生出来的羊头壶、虎头壶或者牛头壶等造型。
扁壶(图5-3), 是自战国以来就出现在北方的一种特殊壶式。扁壶用于盛洒和装水。从器型特征来看,此造型应与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相关,扁壶有两系,造型扁平,壶身在马背上不会随意翻滚,便于游牧生活携带,但游牧民族的扁壶却未必为青瓷的,更可能是金银器。
青瓷罐(图5-4),作为储藏食物的器具,多数是双系弦纹罐,也有直口短颈平唇,上腹圆鼓,下腹向内斜收的,肩部有耳,通常为四耳,也有其中两个做铺首形。相对南方,北方流行的瓷罐较高,耳也比较大,罐腹上还饰以莲花瓣纹样。
水注(水孟)(图5-5),常为蛙型,早期的器型蛙腹与器体合一, 晚期的蛙型塑在器体的底部。青瓷灯具,魏晋时期青瓷灯具取代了青铜灯具。造型上由灯盏、灯柱和底座组成。南京清凉山出土的青瓷灯,灯柱为熊的造型,头顶灯盏,坐于灯盘中,通高11.5厘米。此件物品是一件有明确纪年铭文的青瓷灯具,承盘底刻有“甘露元年五月造”,即公元265年(图5-6)。南北朝时,油灯造型逐渐趋于简单。除了油灯,三国两晋时期还有烛台作为照明器具,如两晋时期的青瓷羊型烛台,器型考究,既可作为照明使用又可作为陈设。
熏炉(图5-7),又名香炉,也叫香熏。主要流行于魏晋前期。三国时的熏炉多作敛口扁圆腹的罐形或盆形,多数有双耳,也有口部装J字形提梁或无耳的。器腹镂几排小圆孔,以便空气流人和出烟,底部有圈足或三矮足,造型简单,像个有双耳或提梁的镂孔罐。东晋时,熏炉开始趋向经济实用,管状口, 圆球体的炉身置于豆”形承盘之上。体积较小,式样大万,承盘用以承接香灰和手执, 使用方便。南朝时,今福建、江西等地的香炉,盖部有的堆贴交错的细长莲瓣或多层孔钉,形似升腾的火焰。
虎子(图5-8),该造型早见于战国青铜器 多做兽形,上有提梁。通常被视为男性的溺器,但最近也有称此器实为盥洗器。魏晋时期的青瓷虎子出现束腰,向蚕茧形发展,腿部丰满,形似一只昂首蹲伏的猛虎,此器具多流行于南方。
魂瓶(图5-9),也称魂亭、神亭,或谷仓,实为一种明器,由汉代的“五联罐”演变而来。主体造型似坛,其上常堆饰亭台、楼阙、人物和羊、鸟等。三国时五联罐中的中罐逐渐增大,周围的四个罐逐渐缩小,最后中罐变成大口,周围的四罐被楼台、亭阙和各种堆塑所掩没,成为不引人注目的附件。西晋时的谷仓常有盖,盖和仓上设层层的楼台亭阙、佛像、人物和各种飞禽走兽等。楼台常作庑殿式,层层相叠,楼前设左右双阙,气魄很大,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资料。
《中国设计史纲》是南京泰瑞广告转载更新。南京泰瑞广告是以设计提升品牌价值的一家公司,简单来说,一个企业(或品牌)从创始开始,南京泰瑞广告可以提供企业(或品牌)的LOGO(VIS)、企业文化、再至企业办公环境等一条龙式策划、设计、制作执行;企业(或品牌)经营过程中,南京泰瑞广告提供企业(或品牌)对外形象整体策划设计,如企业画册、产品包装、产品画册、商业活动策划推广、新媒体(微信、网站)等设计制作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