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5-5212 1206
  •  15150671867

秦汉时期的铜镜设计

2019-3-4 9:30:16

     汉代是铜镜设计的又一高峰时期,此时铜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并作为商品流通于社会,同时它也是金属制品的一个主要品种。汉代铜镜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在装饰和造型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汉代早期有专门的制作铜镜的机构统管理生产,很多作品都是出自官府机构。东汉时期手工业发展,民间也开始制镜,铜镜上开始铸上制镜者的姓氏,如“刘氏”、“王氏” 、“李氏” 等字样。

      铜镜在东西两汉四百多年的历史中可以分为西汉早期、西汉中晚期、东汉早期和东汉中晚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其特点。

      西汉初期铁器的广泛应用,漆器和釉陶也相继兴起,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青铜器被逐渐替代。但铜镜由于其材质和功能的特殊性而无法被替代反而获得了重大发展。生产规模和铸造技术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铜镜中铜、锡、铅的含量比例适中趋于稳定。一般为铜60% -70%,锡23%-25%,另含有少量的铅和锌。这样的配比便于冶炼,也提高了铜镜的质量。

      汉代铜镜多为圆形,质地脆硬,镜面平整。直径一般在15至22厘米左右,尺寸大小符合人们日常托拿使用的方便。也有直径在10厘米左右的方便携带的小手镜。铜镜的背面通常有钮,可以穿绳便于手拿或悬挂(图4 -5)。

      西汉早期的铜镜边缘平整简略,镜背面的纹饰出现了草叶纹、星云纹、蟠螭纹、连弧纹等形式,但整体上朴素简洁,多细线浅浮雕,以四乳钉为基点组织主题纹样布局。这一时期铜镜背面装饰常有铭文,多饰于钮座外侧,文体简练,以字形方正的篆书雕刻。内容多表达祈求富贵享乐之意,也有表达夫妇相互牵挂、思念之情等,如“君行卒,予心悲,久不见,侍前稀”、  “长相思,毋相忘,常富贵,乐未央”、  “毋忘大王,心思美人”、  6“芝“畜思君王,心思不忘”等文字,是当时社会形态在日常用具装饰中的体现(图4- -6)。

      西汉中晚期,此时铜镜均为圆形,镜面微凸,镜体厚重,镜背纹饰由草叶纹、星云纹、连弧纹等转向禽鸟、瑞兽等,简单朴素,蟠螭纹、星辰纹、连弧纹、梳齿纹等亦常见,但纹样逐渐退居次要,大量铜镜以铭文作为主要装饰内容,文字多以环绕镜钮排列,多为四字或六字,内容亦为祈求富贵安乐之辞和夫妻、朋友相思之语。

      新莽至东汉早期,汉代铜镜纹样设计较之前有了较大变化,装饰题材出现了新的突破。有神仙、鸟兽、羽人、九尾狐等,也有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作为装饰,还有流云纹、波折纹、锯齿纹、规矩纹等,制作精致,线条遒劲繁密,流畅生动。显然,此时期盛行的阴阳五行、神仙祥瑞等思想影响了铜镜背面的纹饰设计。这时期铜镜纹 饰采用浮雕技法,高低起伏、活泼自然,布局为围绕中心对称或左右对称。尤其是王莽时期,为表现其政绩,铸造了不少精致的作品,最具代表的是此时流行带有“T”"L”“V”形状纹样的镜子,被称为规矩镜(见彩版4- 2)。此类铜镜纹样以圆形和方框相结合,画面被分割成四个区域饰以四方位神,其余地方则饰以羽人、麒麟、羊、鹿、鸟兽等,并辅之以铭文。

      至东汉晚期,铜镜设计进人新的阶段。镜体厚重,镜面微凸,钮座为圆形,有连珠纹、柿蒂纹等。纹饰上以中心或左右对称布局排列,内容由早期的羽人、神兽等形象进一步演变发展为表现 “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娲”等神仙题材或游猎、车骑、歌舞等现实生活。此时铭文字数趋少但祈福吉祥的用意并未改变,如“位至三公”“长宜子孙”等,整体上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封建贵族的生活样貌和精神状态。

      西汉晚期,还出现了一种透光镜,其特点在于当光线照射镜面时,镜背的花纹会映现在镜面对面的墙上。据专家研究认为这种铜镜在铸造过程中,镜背的花纹图案厚薄不同而产生的铸造应力不同,铸造后经研磨又产生压应力,因而形成物理性质上的弹性形变。最终作用使镜面与镜背花纹之间产生相应的曲率,从而导致出现透光效果(图4-7)。

      汉代铜镜设计作为正衣冠、照容颜的日常用具具有其存在的实用价值,其丰富的纹饰设计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汉代社会生活和文化信仰的状况。

      (3)熏香炉设计

      在汉代,铜炉设计是- 个独具特色的品种,根据其用途不同可以分为熏香炉、暖手炉和温酒炉,其中以熏香炉最为引人注目。

      汉代神仙思想盛行,统治者深受道家、阴阳家影响,企慕长生不老、羽化升仙的境界,在熏香炉的设计和制作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汉代熏香之风流行,汉代熏香炉最典型的造型为起伏的山峰状,上带盖,高而尖,如海上仙山“博山’形状,故汉代熏香炉又称“博山炉”(图4-8)。香炉造型如山峦群峰,装饰以飞禽走兽。山峰间有许多镂刻小孔,当香料点燃时,烟气从小孔中飘溢而出,弥漫于山间,形成云气缭绕的样子。西汉中期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渐多,国外香料输人中国,更助长了熏香风尚的流行。

      在河北满城刘胜墓中出土的错金铜博山炉,是汉代熏香炉的代表。作品表面用金丝错出细腻、流畅的纹饰盘绕在炉体外侧。炉体为“博山”状,山形层峦叠嶂、峰回路转,山间神兽出没,猎人奔走,造型十分生动优美,当云气弥漫时更显得富有意境。

      汉代熏香炉作用有三:其一为熏衣之用。利用熏香炉熏衣,如同今天的香水、香料,为在社交活动中不失礼仪。其二为书房使用。古人读书写文章时在书房中常常焚香,用以祛除室内异味,同时香气还起到提神醒脑、防止困倦的作用。其三为祭祀使用。汉代在祭神礼仪或朝拜宗庙时必焚香,既表达对神灵和祖先的信奉尊崇之心,又能够改变空气,营造清香、肃穆的祭祀氛围。汉代博山香炉的设计不仅具有燃香熏香的实用功能,同时也迎合了当时人们企望羽化升仙的思想追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审美追求,是当时时代文化的典型例证(图4-9)。
秦汉时代的其他铜器设计还包括酒器、水器、铜盒等,这些器物同样以简洁朴实的风格反映了汉代手工艺设计的特征。

    《中国设计史纲》是南京泰瑞广告转载更新。南京泰瑞广告是以设计提升品牌价值的一家公司,简单来说,一个企业(或品牌)从创始开始,南京泰瑞广告可以提供企业(或品牌)的LOGO(VIS)、企业文化、再至企业办公环境等一条龙式策划、设计、制作执行;企业(或品牌)经营过程中,南京泰瑞广告提供企业(或品牌)对外形象整体策划设计,如企业画册、产品包装、产品画册、商业活动策划推广、新媒体(微信、网站)等设计制作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