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也是建筑和室内重要的设施组成。家具的设计和发展与人类生活方式有着密切和直接的联系。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像鲁班这样技术高超的工艺匠人,手工业的繁荣促进了家具设计的进步,尤其是工具设计,如锯、斧、钻、凿、刨、铲、曲尺、墨斗等工具的出现,便利了木材的加工,也为家具的设计制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家具的使用与起源时间今天的研究尚无定论。根据考古发现,公元前2400年一公元前2200年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中发现了木案和木俎,高度为10-25厘米,这一高度符合人们席地而坐的姿态要求。这一发现被看作是中国人使用家具的较早的历史。
作为最古老和原始的家具,席的材质、使用方式以及装饰纹样在周代已经有了严格的规范。商周时期,作为坐具的席也被赋予了等级社会的内涵。礼制根据“席”的质量的优劣和装饰的华丽程度而严格规定了“五席”制度,即:缫(soo)席、蕈(xun)席、莞(guan )席、蒲席和熊席。《礼记礼器》具体记载了那个时代席的礼仪:“礼以多 贵。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礼记曲礼上》:“居五人, 贝长者必异席。为人子者,居不主席,坐不中席” ,“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坐必安,执尔颜,正尔容,听必恭”,“男女不杂坐,父子不同席”。这些制度,对席的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席从家具上升为社会等级的标志,从家具的实体转变为精神的载体。此外,席的使用也反映了中国自古以来“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这一生活方式-直延续了两千多年之久。
除了席之外,较早的家居还有俎,这类家具在商周时代-般用青铜制作,其使用目的源于祭器,在祭祀时用于切割或放置供品之用。在辽宁义县和河南安阳都发现了商代的青铜和石质的姐。在西周时代,姐的造型已经和后来的几、案、桌等具有了相似性,至战国时期青铜家具依然较为多见,而漆木家具尚在形成之中。
春秋战国时的几由几面、几腿和足座组成,之间用榫卯相连接,结构牢固,中国家具的榫卯结构特征在战国时大致成型。当时只有地位尊贵的人才有资格使用几。《 器物丛谈》中记载:“古者坐必设几,所以依凭之具。然非尊者不之设,所以示优宠贱,俎数多寡示尊卑。”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现的彩绘漆几,由三块木板榫接而成,既可以凭倚又可以放置物品,几的通体以黑漆为底,立板外侧则以朱色彩绘云纹,华丽精美。
春秋战国时期,案也是-类主要的家具,其功能主要为饮食所用。湖北随县曾候乙墓出土的漆案,案面较宽,造型简洁,装饰华丽。河南信阳出土的漆案,案面用金、银、黄、黑等色描绘涡旋纹、云纹,足部则用青铜制作成兽足形状,装饰和做工都分精美。河北平山发现的“错金银龙凤案”( 四龙四凤)是青铜与木材相结合的代表。以鹿、龙和凤交错穿插结合,层次清晰。由龙头顶斗拱支撑起方形框架。框架内可放置木制的案,兼具了实用与审美的功用。龙头斗拱的结构模仿了建筑中的木结构,可以隐约看出建筑设计对家具的影响力。
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卧具,兼可坐息。战国时期,床的设计具备了读书、宴饮、会客、游戏等诸多功能。如河南信阳出土的木床,长2.12米, 宽1.39米, 高0.19米。四周设有围栏,中间两侧开口供上下床,床面设有活动的屉板,通体则为彩绘装饰,造型简洁实用,富有现代气息。该床的式样已比较成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图3-19、图3-20)。
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具除了上述之外,还有衣架、屏风等,这类家具可以灵活有效地分隔室内空间。战国时家具设计除了符合日常生活的使用需求之外,出于美观和对产品的保护需要,也采用涂漆或雕刻的手法对家具进行装饰。这些家具的表面大多用漆涂饰或描绘精美纹样,既可以保护木料又可以作为装饰,这一做法一直延续到汉代以后。另外,有的家具还采用雕刻的手法装饰,,进一步美化家具和环境,开创了家具雕刻装饰的先河。眼里
《中国设计史纲》是南京泰瑞广告转载更新。南京泰瑞广告是以设计提升品牌价值的一家公司,简单来说,一个企业(或品牌)从创始开始,南京泰瑞广告可以提供企业(或品牌)的LOGO(VIS)、企业文化、再至企业办公环境等一条龙式策划、设计、制作执行;企业(或品牌)经营过程中,南京泰瑞广告提供企业(或品牌)对外形象整体策划设计,如企业画册、产品包装、产品画册、商业活动策划推广、新媒体(微信、网站)等设计制作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