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5-5212 1206
  •  15150671867

夏、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设计(上)

2019-2-21 9:48:42

   夏、商、周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有过一个以青铜为制造器物的重要材料的阶段,考古学称之为“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时代大体从公元前21世纪始,延续到公元前5世纪。这大约相当于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此时,甚至晚到战国,青铜器是中国文化、艺术乃至科学、技术的光辉代表(图2-1)。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个朝代,时间大约公元前2070年到约公元前1600年。夏代的历史还笼罩着层层迷雾,今天的知识十分有限,因为构建其史料的文献部分毕竟是古史传说。

      禹建立夏朝。夏禹传子启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 夏传子,家天下),由禅让制度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度。夏朝共传14代17王(-说13代16王,主要是大禹是君主还是部落联盟首领有争议),约471年,后为商朝所灭。由于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遗址的出现,历史学家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王朝的都城(图2-2)。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时间从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商,相对于夏朝具有更丰富的考古发现。夏朝的商部落的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建立商朝。经历17代31王后,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

      商朝前期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不断,加之洪水等自然灾害,在商朝六百五十多年间曾五次迁都,最后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从此以后商朝定都于此,故商朝也称为殷朝。商五个都城中的四个都在河南境内。目前在河南的偃师市、郑州市、安阳市都发现了城市规模的遗址,在信阳市、温县、辉县、新郑市等许多地方还发现大量商朝文化遗存。商朝已开始使用文字,即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使得后人对商代历史的了解要比夏朝更为深人。商朝拥有发达的手工业,其代表就是神秘诡异的青铜器。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统治时间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周武王姬发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纣王,建立西周,定都于镐京。相比于商朝,西周对于全国各地的统治进步加强,国力更为强盛,统治范围进一步扩大。

      为从制度上稳固奴隶主的统治,西周建立了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度,以及将宗室贵族和有功之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的分封制,使得西周政局比较稳定,同时能更好地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是西周的最高统治者;分封在各地的诸侯统治着诸侯国,定期朝贡周天子。在西周,礼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庙堂之上、日常生活中无处不体现着礼仪制度,体现着森严的等级制度,表现在艺术设计上就是设计开始走向统. 规整,呈现着规范化、秩序化和统- 化。

青铜器设计

“百工”制度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上升和发展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都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奴隶制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社会形态之一。恩格斯说,奴隶制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繁荣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腊罗马文化奠定的基础,就没有现代的欧洲。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的夏、商、周时代也是中国物质和精神文化得以发展的重要时代。

      这一时期,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出现,手工业生产兴起,城市开始建立,宫殿出现,集权统治形成;文字形成,商代出现甲骨文,周代则是金文;科技发展,远远超出了原始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同时,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所区分,也就出现了早期的“士”阶层。商与西周的工商业基本由官府控制,手工业者根据纺治集团的意志,利用其提供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进行生产,产品主要为上层统治者享用,或者作为赏赐、供奉之用,很少作为商品在市场上销售。

      奴隶制的夏、商、周时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萌芽时期,物质文明,包括设计在这个阶段有了长足的进步。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手工业发展迅速,社会上也随之出现了更为多元的“分工”,即“百工”制度。

      所谓“百工”,指的是奴隶制社会下,受制于官府,服务于官府和王室,以及奴隶主贵族的官府手工业者。《周礼.考工记.总序》记载:“国有六职, 百工与居一焉,审曲而执,以伤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郑玄注:“百工,司空事官之属空,掌营城郭,建都邑,立社稷宗庙,造宫车服器械。”

      百工虽是平民,但身份卑微,其身份不可以更改,所从事的专业比较单一,子孙不得改业。在《左传》中就提到武王克商以后,强迫商代的工匠为周王朝服务之事。百工虽然世代不能改业,但在商周时期其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商代甲骨文中就有商王为“百工”的祸福而占卜的记载,百工是商王所需要的许多精美的手工业品的制造者,因此,商王对他们很重视。不仅在商代,就是到了西周,统治者对百工也是很重视。在西周金文中就提到百工曾受到了赏赐。另外《尚书。酒诰》中说:“又惟殷之迪诸臣,乃湎于酒,勿庸杀之,姑惟教之。”大意是说,手工业匠人在沉湎于酒之后,不要杀他们,要容忍并教育他们。西周对于商灭亡的教训极为重视,酗酒就是教训之一,故西周对于饮酒严格限制,即使是贵族也是一样。但对属于手工业者的百工,却网开面,这种宽容可能是其具有特殊技能,而周人对手工业重视,与有着迫切发展农工商业的客观需求有关。《周礼考工记》有“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同样可见百工在商周时期受重视的程度。

      西周时百工既指从事各项专项手工业生产的工奴,也包括主持专项手工业生产、为统治者掌管工奴的首领人物。这些工奴,其祖先曾是殷商的奴隶工匠,周灭商后转归周人所有,由周王室及受封贵族所支配,为统治者及其宗族制造器物。他们由于世代从事专项手工业生产,所以是以宗族为单位的集体。虽然是被统治的部族,但由于他们从事技术含量较高、较重要的手工业生产,又都居住在都城、大邑中,因而得到相当的宽大待遇。

      百工的出现在中国古代设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专门从事设计艺术创作的阶层,其组成不仅仅是一般的工匠,也包括了技术熟练的高级工匠及作坊的管理者,个别小贵族可能也参与手工业生产活动。从此以后历朝历代都设专门的机构,对手工业者进行管理,这不仅促进了我国古代手工业设计的发展,同时对表现统治者意志、展现各个时代不同的艺术设计风貌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王朝的都城,如商都城股.西周都城镐京等,其产品代表了当时制作和设计的最高水平。同时在商周时期,分布在王朝四周的小国,特别是西周时还有数量众多的同姓、异姓诸侯国,边远地区聚集着大大小小的民族。它们方面受到中原王朝的影响,其艺术设计风貌与中央政权保持着-致,但是有些地区则差异明显,如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玉器,其造型与艺术风格与中原地区迥然不同,其原因有待于学者进步研究。

      在夏、商、周,除了陶器之外,原始瓷器也出现了,青铜器设计在这- -时期达到一个高峰,此外,建筑、交通工具、染织与服饰设计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青铜器的设计与制作(1)材料与加工工艺

      青铜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合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历经夏、商、周三朝。

      早在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就曾发现过黄铜制品( 距今约5900年),后来在河北大城山遗址和甘肃的齐家文化遗址也发现了红铜制品,包括小件工具、装饰品、刀、锥凿、戒指等。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夏朝早期的时间被称为铜石并用时代。从夏朝开始,中国进入了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时代。

      夏、商、周时期,青铜器不仅代表了当时最尖端的生产技术,是最重要的人造物品,青铜礼乐器还凝聚了社会的思想观念,展现着人们的精神信仰。那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时人认为,在对天地、山川和祖先的祭奠中,正是靠了青铜礼乐器和其上的种种诡异图像,天地、神人才得以沟通,只有沟通,人间的福祉才有保障。戎事离不开兵器,青铜兵器就是时代武备的代表,靠了它,征伐方有威力,权力才能维系,统治就得保证。青铜器的重要性还包括维系社会的宗法、等级制度,尤其到西周,身份不同,礼仪不同,使用的器物也不同,于是,青铜器区别尊卑、显示贵贱的功能越发突显。

      正是因为技术、文化、制度、军事的多种因素,青铜器独居时代创作的核心,其设计浸透了虔诚的信仰和强烈的情感,这也是成就青铜艺术辉煌灿烂的基本条件。

      所谓青铜,其成分- 般是红铜与锡的合金,同时还含有少量的铅。其成分按照比例大致为:红铜占90%,锡和铅的比例分别为2%和3%左右。

      锡的加人可以降低铜的熔点,而提高合金的硬度,其熔点可以降低,从1085C降到810度。如果加入足够量的锡,其硬度是红铜的4.7倍。加人铅的作用可以使合金的韧性加强,不易折断,青铜在冷却时体积略微膨胀,从而使表面光洁。

      关于铜和锡的合金比例及用途,《考工记》中有记载:“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通“剂”)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经过现代科学实验,《考工记》所记载的铜、锡比例大体符合或接近科学实践结论,说明当时冶金技术水平的高超。

      关于青铜器的加工方式,最初使用冷锻法,后来则采用熔铸法。熔铸法制作的器物造型比较规整,同时,采用熔铸法还能够扩大器物的产量。熔铸法是将融化的铜、铅、锡的液体灌倒陶制或者石制的范里,使之自然冷却,形成器物的造型;或者是用失蜡法也可以进行器物的熔铸。

      夏、商、西周时青铜器铸造方法主要分为合范法。合范法是用泥做成带有纹饰的器物外形(内模),将泥覆于外,制成外范。将内模表面均匀刮去-层,其厚度正是器物的厚度,形成内范。内范和外范烘干后用预留的榫卯固定合范,再用泥于外部加固,并留出灌注、排气、排渣口。铸造时将范加热灌人铜液,冷却后,将外范和内范打碎取出,对器物表面进行打磨修整。其工序:制作内模一制作外范一 制作内范一合范一 浇铸修整。

      在铸造过程中同时还使用分铸法。如圆雕的部件,可以活动的部件等(器物的耳或足),先分别铸造,然后再和器物主体结合在一一起。 夏、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大部分使用这种工艺制造,直至春秋时期,又出现了失蜡法的铸造方法。

      商、 西周时期,我国的青铜器生产规模宏大,这时候制作的大型青铜器物不少都形制巨大,反映出两方面的状况: -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状况。商、西周时期,国家实力强盛,政治统一,经济发达。国家的统-使得统治者可以集中全国之力,不仅出现了大量的艺术设计作品,制作手工制品的作坊规模也相当巨大。如在郑州铭功路西侧发现的作坊遗址,在约1400平方米的区域内,就包含着陶窑十余座。作为时代重器的青铜器则始终为官府和贵族所垄断,在今天河南郑州和安阳都有商代冶铜遗址,其中在安阳小屯村东南的遗址总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西周时期冶铜遗址面积进一步扩大,在洛阳北窖村的西周遗址,已探明的面积竟在28万平方米,其规模远远超过了商代。这也说明了西周国力已远远超过了商代。

      其次,反映了设计者或工匠高超的工艺技术。在夏、商、周时,青铜器的设计者和制作者-般同为一一人,即工匠。他们虽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名字,但其设计和制作的青铜器却保留下来,成为其设计水平和工艺技术的主要代表。如著名的“后母戊鼎”( 见彩版2-1),长110厘米,高133厘米,重达83484公斤,分体铸造,用了24块外范铸造(鼎身8,底4,足各3)。铸造后母戊鼎需要一二百工匠同时操作配合,加上其他配合人员则需要二三百人,可见当时的青铜加工技术和水平所达到的程度。除中原带,巴蜀地区的青铜制造水平也相当高超,四川广汉三星堆发现了两个属于殷商时期的古蜀国祭祀坑,出土了大量青铜器,体量巨大,立人像高达262厘米(图2-3),面具宽134厘米(图2-4),神树居然达384厘米。如此高大的青铜造像即使在现今铸造也是不易,何况在距今几千年前的古代。

    《中国设计史纲》是南京泰瑞广告转载更新。南京泰瑞广告是以设计提升品牌价值的一家公司,简单来说,一个企业(或品牌)从创始开始,南京泰瑞广告可以提供企业(或品牌)的LOGO(VIS)、企业文化、再至企业办公环境等一条龙式策划、设计、制作执行;企业(或品牌)经营过程中,南京泰瑞广告提供企业(或品牌)对外形象整体策划设计,如企业画册、产品包装、产品画册、商业活动策划推广、新媒体(微信、网站)等设计制作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