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设计进人元化的时期,通过六七十年代对现代了多元主义设计的反版和新的设计风格的探索,工业设计领域呈现出多种风格和探索并存的真正多姿多彩的局面。从那时至今,工重设计表现为两大主要特征:
一是现代主义设计被否定、抛弃之后,设计师试图能在现代主义设计基础和结构之上找到一条适合新时代和人们审美心理的发展之路。因而各种设计探索运动和风格层出不穷, 软高科技设计、极少主义、解构主义、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循环设计、组合设计、反设计等风格等成为这一时期让人耳目一新的设计风格和思潮。学术界通常把这些与现代主义截然不同的设计理念统称为“后现代主义设计"。
二是对于 设计观念和设计理念的更深层次探索。由于时代变迁,特别是进人丰裕社会以后,大众审美情趣和观念的改变,以往对于优秀设计的评价标准已大打折扣,健康、安全、舒适和发展已成为现代设计的新要求。关注人和关注环境成为工业设计的两大主题。“为人设计”和“环保设计”成为工业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并引发了众多的设计潮流和趋势的出现,可持续性发展原则成为工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此外,属于平面设计范畴的企业形象系统设计成为80年代以后工业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在企业竞争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进入80年代以后,尽管工业设计的主流仍以欧美,日为代表,但是,包括“亚洲四小龙”等在内的亚、非、拉国家的设计也如日中天,令人刮目相看。后现代主义工业设计的主要风格及表现,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简直就是“群雄并起”,精彩纷呈,归纳起来,荤荤大者,有如下几种:
(1)高科技风格
高科技风格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机器美学,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点。到70年代以后,- -些设计师和建筑师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尖端技术不断进人人类的生活空间,应当树立一种与高科技相应的设计美学,于是出现了所谓的高科技风格。高科技风格这个术语也于1978年由祖安.克朗(JoanKron)和苏珊.斯莱辛(Susan Slesin)两人的专著《高科技》中率先出现。高科技风格首先从建筑设计开始,意大利建筑设计师任佐.皮阿诺和英国建筑家里查.罗杰斯于1977 年设计的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和1986年设计的位于伦敦的洛依德保险公司大厦,就是高科技风格建筑的典型代表。在工业产品设计中,高科技风格派喜欢用最新材料,尤其是高强钢、硬铝或合金材料,以夸张、暴露的手法塑造产品形象,常常将产品内部的部件、机械组织暴露出来,有时又将复杂的部件涂上鲜艳的色彩,以表现高科技时代的“机械美”“时代美"“精确美”。如1984年意大利设计师马内奥.波特(Mario Bota,1943- ) 设计的金属椅子(图9-15),利用闪亮的金属条构成有节奏的直线纹路,体现了金属材料本身独特的质感。1987年英国设计家诺曼.福斯特( Norman Foster)设计的小茶几,面板是厚实的透明玻璃,而下面是铮亮的金属结构支撑架,透过玻璃台面可以将其精致而简洁的结构-览无余,体现了高科技的典型特征(图9-16)。 而日本设计师Shigeru Uchida于1989年设计的August(八月)椅子(图9-17 ), 以铁结构的工业铸件、螺丝轴等作为其构成语言,采用工业产品的装配方式,简单而冷峻,工业化、机械化的痕迹十分显著,将高科技风格发展到了极致。高科技风格的实质在于把现代主义设计中的技术因素提炼出来,加以夸张处理,形成一一种符号的效果,赋予工业结构、工业构造和机械部件种新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2)过渡高科技风格
过渡高科技风格,又称“改良高科技风格”,,是一种对具有工业化特征的高科技风格的冷嘲热讽、戏谑和调侃,具有高度的个人表现特点。它常以现代主义高科技风格的设计为基础,然后进行肆意嘲弄,通过荒诞不经的细节处理,表现设计师对工业化、高科技的厌恶和困惑。这种风格在工业产品设计方面的代表作有: 1983年由杰拉尔德,库别斯( Gerald Kuipers )进汁的桌子,以金属桌子框架加上厚玻璃会面构成严肃的高科技风格结构。而在桌子台面下加了一块夹有瑕疵的大理石,对干严肃的整体来说,有着莫名其妙的象征意味, 在极端不协调中带有看似漫不经心的调侃色彩。1983 年由朗.阿拉德( RonArad)设计的“混凝土”唱机(图9-18),其设计的构思及细节处理使人匪夷所思。在其设计中,混凝土成为音响设备的基本材料,唱盘座以混凝土构成,粗糙异常,与精细的音响设备形成古怪的对比,在其看似荒诞不经的设计中,表现了设计师对高科技和工业化的嘲笑和讥讽。1987年由加塔诺.皮斯( Gaetano Pesce)设计的小茶几(图9-19),完全采用钢铁结构,有着明确的高科技特征,而钢铁的桌面四面破烂不堪、参差不齐,露出底下的钢丝结构,好像被破坏的半成品一样。
实质上,过渡高科技风格所带有的讽刺特征,是蓬克文化( Punk Culture)和霓虹灯文化( Neon Culture)的体现。它只是更具个性化、艺术化的设计风格,带有更多的表现色彩,自然不可能得到消费者的广泛喜爱和认同。
(3)极少主义风格
极少主义风格( Minimalism)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盛的设计风格。其特征是一种美学上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少到不能再少的风格。如果要追溯其源泉,这种风格是受米斯.凡.德.罗“少则多”的思想和影响发展而来的。这种风格的工业产品,特别是家具,具有简单的结构,比较生硬的表面处理特点。1984 年成立的意大利“宙斯”设计集团( the ZeusGroup)是极少主义风格最有代表性的组织,而法国设计家菲力普.斯塔克( Philip Starck)是极少主义风格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设计的折叠式桌子(图9-20),简单的圆桌面加上简单的折叠脚架,再配以单纯而高雅的黑色,简而精,极其耐看。从本质上就,极少主义风格是从现代主义设计中派生出来的设计风格,但是,它与现代主义设计又有明显的区别。它具有现代人所喜欢的简洁、精细、现代的风格特征,也迎合了现代人高节奏生活所追求的求简、求精、求快捷的心理特点。但这种风格易走向形式主义的极端,而导致只讲形式不顾功能的“为简而简”的设计倾向。
(4)解构主义风格
所谓解构主义是对结构的破坏和分解。作为一种哲学思潮,1967 年前后由哲学家贾奎斯.德里达( Jacques Derrida )提出,作为一种设计风格,80年代由建筑师彼得.埃森曼( Peter Eissenmann )和贝马得,屈米( Bemard Tschumi)提出。解构主义作为设计形式最先在建筑领域开始,影响最大的人物是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 1929- ) 和彼得.埃森曼(Peter Essenmann, 1932- )。 出生于加拿大的盖里,堪称世界上第一个解构主义风格的建筑设计家,他设计了一系列解构主义特征的建筑,如巴黎的“美国中心”、洛杉矶迪斯尼音乐中心,巴塞罗那奥林匹克村、美国俄亥俄州托列多大学型术楼等。与此同时, 他也设计了包括“我碎片”制作的鱼形灯(图9-21)、盖里椅(闵9-22)、“气泡”椅等在内的许多产品设计。埃森曼不仅是一位解构主义设计家,而且还是-位学者,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曾是非常前卫的建筑集团“纽约五人”(NewYorkFive)成员之一,他对解构主义哲学有十分深刻的研究,从1968年起设计了从“1号住宅”开始的系列住宅,从事“深层结构”以及“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之间转换的设计实践。1983- 1989年设计的俄亥俄州立大学视觉艺术中心是他的代表作之. 。著名的解构主义风格的设计师还有1944 年出生于瑞士洛桑的伯纳德.屈米、1944年出生于荷兰鹿特丹的莱姆.库哈斯、1950 年出生于伊拉克巴格的达札哈.哈迪德、1946年出生于波兰的丹尼尔.里伯斯金、1943 年出生于美国洛杉矶的欧文.莫斯等。他们主要从事建筑设计,但也探索设计了一系列解构主义风格的产品设计。解构主义是是具有很大个性、随意性和表现特征的设计探索风格,是对正统的现国际主义原则和标准的否定与批代主义判。其理论的复杂性,设计方法及视角的多样性,带来表现语言和形式特征的多样性。
(5)微电子风格
微电子风格是因为技术发展到电子时代造成大量新的采用新-代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唱片的电子产品不断涌现而导致的新设计范畴和风格。其重点在于如何把设计功能、材料科学、人体工程学、显示技术与微型化技术相统, 在新产品上集中体现出来,达到良好的功能和形式效果。因此,严格地说,它应属于高科技风格的范畴。微电子风格的工业产品设计具有超薄、超小、轻便、便携、多功能而造型简单明快的特点。这种特点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可以说世界上生产电子产品的企业,都在设计上顺应微电子技术发展的趋势,而从事微电子风格的设计。其中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克鲁伯公司、布劳恩公司,日本的松下公司、索尼公司,美国的IBM公司、通用电气公司苹果公司等 -直领导 了这种设计风格。
微电子风格的设计反映了居住于不断拥挤、不断缩小的空间里的现代人对于“轻、薄、短、小”型产品的需求,反映了在高科技条件下,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如电视机由粗大笨重向超薄型发展,移动电话由最初的“砖头”到今天的“掌中宝”“卡片式”,计算机由第台的1256千克,到今天的二三十克等。德国西门子公司1988年设计的便携式通讯中心(图9-23),包括个人电脑、电话、传真机、激光资料碟和其他附属设备,众多的设备一应俱全,而整个设计只有常见的两张光盘大小,挂在身上。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微电子风格将成为高科技产品发展的趋势,它代表了人类未来生活方式的一- 部分。
(6)“软高科技”设计风格
80年代中期,出现的所谓“软高科技”设计风格,是试图通过由曲线的形态和热烈的色彩,改变高科技硬件过多的生硬面孔。这种设计风格在产品设计中主要表现在:以明亮活泼的色彩代替冷漠的黑色或灰色:以光洁、平滑、流畅的曲线和圆角代替生硬的盒式外壳;以塑料等亲切轻便的材料代替金属等冷漠的材料质感。实质上,“软高科技”设计所体现的是高情感”,是人性化设计理论的一种具体表现风格,是人们在高科技时代追求高科技与高情感完美结合的体现。正因为如此,所以也有人称这种设计风格叫“高情感”设计风格。
随着文化设计的愈益强烈,“软高科技”设计风格除了形态和色彩以外,更加注重产品设计中的符号学问题,强调产品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以便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保持一种自然的连续性。
(7)新现代主义风格
新现代主义风格是一种对于现代主义进行重新研究和探索发展的设计风格,与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主义的冷嘲热讽相反,新现代主义是坚持现代主义的传统和原则,完全依照现代主义的基本语汇进行设计,而根据需要加人了新的简单形式的象征意义。因此,新现代主义风格既具有现代主义严谨的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特点,又具有独特的个人表现和象征特征。新现代主义从60年代开始出现,大量表现在建筑设计中,美籍华人贝津铭于1989年设计的罗浮官人口一“水晶金字塔”(图9-24),是新现代主义设计的代表作。从新现代主义风格的设计作品来看,它仍以理性主义、功能主义、极少主义为设计原则,但由于有象征主义和个人表现因素的加人,其设计有着现代主义简洁明快的特征,而又不至于如现代主义那样单调而冷漠;有着后现代主义那样活泼的特色,而又不像后现代主义那样漫不经心,带着冷嘲热讽般的调侃,是严肃中见活泼、变化中有严谨。
以上七种设计风格和思潮在20世纪后半期,特别是80年代以后相继形成、流行,不仅极大地丰富了20世纪的设计语汇,活跃和繁荣了20世纪的设计局面,造成了这一时期多姿多彩的设计多元化格局,而且为21世纪新的设计理念、方法、风格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世纪现代设计历》是南京泰瑞广告转载更新。南京泰瑞广告是以设计提升品牌价值的一家公司,简单来说,一个企业(或品牌)从创始开始,南京泰瑞广告可以提供企业(或品牌)的LOGO(VIS)、企业文化、再至企业办公环境等一条龙式策划、设计、制作执行;企业(或品牌)经营过程中,南京泰瑞广告提供企业(或品牌)对外形象整体策划设计,如企业画册、产品包装、产品画册、商业活动策划推广、新媒体(微信、网站)等设计制作一站式服务。